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6月6日当天,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沈阳市老年医院)眼科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全国爱眼日”义诊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医院眼科刘东宝主任带领义诊医疗团队共4人,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提供免费检查眼底、问诊咨询,为他们耐心解答有关眼科疾病方面的问题,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还向群众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宣传爱眼护眼、保护视力健康知识。此次义诊咨询活动持续1小时,前来就诊的患者共有48人,发放宣传资料96份,受到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
相关链接
儿童近视 不可控发展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4亿的近视患者,而中国的近视患者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近些年表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有眼科医生指出,近视出现越早,未来近视度数就可能越深,9岁之内发生近视,将来就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
那么,为何生活中的小朋友早早的就戴上了眼镜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专家周威医生提醒您:儿童近视家长要高度重视。
近视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其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遗传因素是指父母患有近视随机遗传给子女,从而增加近视的发生几率;环境因素是指在眼睛的发育阶段受到生活环境影响视力发育。
生活中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近视呢?
1、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2、偏爱甜食
3、睡眠不足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近视了。戴个眼镜或者离近点看就可以了。但是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球会被慢慢拉长,由圆形变为椭圆形,临床数据显示我们眼轴是这样发育的!!!正常人的眼球轴长23-24mm,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轴长度增加1mm,当眼轴增长2mm以上时,也就是近视度数过了600度,就意味着踏入了高度近视的行列,2mm是肉眼可见的长度,看起来很微小、不足为虑,但如果与眼球相比较,这个长度是触目惊心的。
在眼球被拉长的过程中,作为我们眼睛“围墙”的视网膜,会变得单薄而脆弱,眼镜内部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就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致盲”。高度近视要警惕这些并发症。
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球内晶状体全部或部分混浊,高度近视容易并发该病且手术效果也比没有高度近视病史的人群差。白内障会出现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严重时会出现视物模糊,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等情况,是目前排在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
很多高度近视患者会发生青光眼,这是眼内的压力增高引起的眼病。症状是瞳孔放大,角膜水肿,呈灰绿色,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急剧减退,也叫绿内障。青光眼是目前排在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表现为眼压高、视力进行性下降,视野会缩小。
视网膜脱落
并非是整个视网膜直接掉下来,而是视网膜的感光层和色素层之间脱离。脱离的这部分区域就像是缺了一角的幕布,无法正常接收晶状体折射的影像。
黄斑劈裂
黄斑劈裂主要是指,视网膜的脱离现象发生在黄斑区,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易察觉的。到了后期,黄斑中心脱落,甚至是出现黄斑裂孔时,视野中心就会出现中央暗点,或者视物变形等异常症状。
有人认为高度近视患者做完近视矫正手术后,视力可以恢复,但眼睛的结构没有改变,因为近视矫正手术主要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或者植入微型隐形眼镜,改变外部光线的屈光角度,而眼轴、眼底环境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视力虽然变好了,但眼底的功能依然较弱,还是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平时要多注意,定期做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