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王世杨医生走进皇姑区黄浦江街邮政网点,以《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为主题,为百姓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患,其中尤以高血压脑出血因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为重。
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由于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的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发病机制
高血压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血管病理性变化。脑血管在长期的高压之下发生退行性变和动脉硬化,以适应高血压。其中脑小动脉管壁增厚,对抗高压,防止其后的脑微循环灌注压升高。这些变化在脑底的穿动脉表现尤为严重。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以50—60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发病最多,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屏气用力或精神紧张时发病。脑出血前常无预感,突然发生,起病急,往往数分钟到达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根据不同出血部位,出血范围而表现不同。
一般症状
a.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b.约 2/3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c. 常见表现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头痛、呕吐、抽搐、尿失禁等;
d.多在活动中突然发作;
e.发病后血压明显增高,常在200/120mmHg左右。
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大脑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或钻孔引流术。
手术适应症
1、出血量:通常皮质下、外侧型及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ml但小于70ml;但对于高龄、脑萎缩较重,且无脑疝症状者,血肿量可以大于70ml以上。
2、丘脑、小脑出血大于10ml并且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或者出血量大于30ml。
3、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脑室铸型,或者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者。
4、临床症状:病人处于昏睡、浅昏迷但无脑疝症状或者脑疝早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内科药物治疗无好转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
1、患者处于深昏迷,濒死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呼吸、循环衰竭者。
2、凝血机制障碍。
3、怀疑AVM(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可能的。
4、头皮感染者。
5、发病前有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血压过高(大于200/120mmHg)眼底有出血者。
健康提醒
(1)低盐:每天摄入量宜<6克,其他含钠作料,如酱油、味 精较多时,应减少食盐摄入量。
(2)低脂:饮食中应控制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 含量,主要是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3)控制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因此,不 应吃的过多、过饱。
(4)进食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或大豆、豆腐等植物蛋白。
(5)一、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蔬菜及 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冬瓜、丝瓜、木耳等有一定降压效果的 蔬菜。
二、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包括四个方面即适当的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强度 、适当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运动目的。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常从事一定的体育锻 炼(如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
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 高脂血症等。
四、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