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气候变化无常,是一年中最不稳定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极易致人于疾病,因为人的肌体经过严冬的蛰伏,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为各种病菌侵入作了强有力的铺垫。因此,人们常把立春开始的季节称之为健康的驿站。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身穿轻便裙装的年轻女性成为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一些小伙子也换上了外套加衬衣的春装。雪糕、冰淇淋等生冷食品也销售渐旺。
专家指出,中医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保健理论。初春乍暖还寒,倒春寒不时光顾,阳气生发却不旺盛,此时固护人体的阳气对健康十分重要。民谚所说的“春捂”,就是为了防止初春寒气伤及人体阳气而致病。
冬春交接季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很低,对早晚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上班族来说,过早换上较薄的裙装,膝盖、脖子暴露在寒气中,很容易受凉致病。同时,初春吃冰淇淋和冷饮都为时过早,这些寒凉之品很容易伤及脾胃的阳气。如果寒气和寒凉的食物遏制了脾胃的阳气,阳气不通畅后,“不通则痛”,就会出现胃寒、疼痛、闹肚子等症状。因此,初春不宜吃冷饮、乱穿衣。
医生提醒:
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流感、脑炎、白喉、麻疹、猩红热、肺结核的发病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季节。为此,立春之后,尤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搞好个人环境卫生。
1、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拉开窗帘使阳光进来,使各种病菌失去滋生条件。
2、加强体育锻炼。清晨起床后做做运动能加速新陈代谢和提高肌体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闲暇时间和朋友结伴去郊游、爬山,也会情趣盎然、愉悦身心。
3、合理调节饮食。立春就意味着开春了,人也容易感到疲倦,此时不妨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
4、注意卫生保健。要多接触大自然,多与朋友沟通交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一些文明有益的活动,对维护身心健康将大有裨益。
5、饮食上要“省酸增甘”。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