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缴费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传播

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9-06-12浏览次数:5150

5月8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沈阳市老年医院)利用远程视频分别为于洪区翟家邮政支局和康平沙金邮政支局的百姓开展2场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医院循环三科李鹏主任,以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为主题进行讲解。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官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突发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烧灼样疼痛,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

·伴有胸闷气短,向背部、左肩臂、下颌部放散

·下壁心梗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老年人胸痛不明显多表现为气短、呼吸困难

·心脏骤停、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哪些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

4、便秘,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5、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

6、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状发生后应怎样处理

◆患者有意识,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及时与当地的急救中心联系,呼叫120。

◆现场急救后,送至有胸痛中心的医院进行支架或溶栓。

◆到医院立即实施再灌注治疗(如支架、溶栓)。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1、善于调节情绪。心情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的不良刺激,少生气,不发火,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2、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文武之道,张弛有度。

3、饮食要均衡、多样化,最好米面杂粮掺杂着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类油脂、蔗糖、奶油,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戒烟,勿饮烈性酒。

4、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游泳、爬山,如果身体素质稍差,可考虑进行一些和缓的活动,如保散步、打太极拳等等,关键在于因人制宜,不要超负荷运动。